当你走在街道上,首先会注意到的是什么?
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在看手机,或者偶尔看看路,鲜少有人会去注意街道上的公共设施。
在我们眼里,这些公共设施似乎都是为了摆设或者指引,实际上这些“街道家具”真正的社会意义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略,也最不了解的。
城市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泛指所有设立于街道的家具设施。如街灯、座椅、招牌、交通标志等等。
街道空间的组成则是由这些不同机能的家具设施重叠构成的,然而在城市建设中的这些「家具」却是一直被忽略的地方。
因此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设计师的经验与投入程度往往直接反映在这些设施物呈现在街道上的面貌。
这些公共设施直到 1990 年,才被称为「街道家具」,才开始被设计界所重视。但其实早在罗马时代,城市空间设计中的街道家具就已经以其各式的形态与交通系统相连接。
街道家具在于展现街道空间价值
奥地利建筑师卡米洛·西特 Camilo Sitte 曾主张以艺术为基础来规划城市,他用“人”的尺度来分析城镇开放空间与建筑物之间的平衡比例,并强调从全面的视觉来诠释公共的活动空间,连接人与公共服务设施间的关系。
二十世纪初,公共空间的设计开始从原来的艺术角度切入,转变为以城市机能为主的架构,将绿地与其他能够运用的机能空间组合起来,再由交通系统搭配几何的形式来切割配置。于是,如此机能性的城市规划,便造就了单调且方正的建筑与街道空间。
随着科技的发展,到了 60 年代,城市规划与环境心理学才将公共空间定义为——大众共有且联系关系的地方,并且认为街道空间不应该只是由经济与效率因素所引导,城市价值在于创造空间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法国街道家具研究者卡蒙纳 Michael Carmona 教授直言“街道家具设置的目的,是在协助市民重新发现与重新认识街道。”
城市街道家具背后的社会意义
街道家具除了具有艺术性和机能性的互动之外,基本是设计给大众于日常中使用的。这些街道家具表面看起来只是一些公共设施,提供技能与便利我们,实际上,它们也是这个城市的“守护者”,提供“温暖”的人。
台北政府曾于 2011 年圣诞夜,用喷水驱赶万华艋舺公园的街友,他们将那里的游民视为街道空间中脏乱的来源,而不是正视隐藏在街友背后的真实现象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所以,台湾设计师常被政府部门要求在公园长椅上加设扶手来防止游民驻留。
相反,雨都住宅与 Spring Advertising 联手发起的友善街友活动,发展出两种形式的长椅。一种是可转变为临时庇护空间,另一种则是利用日光照射与紫外线墨水传递不同的讯息,白天的时候长椅上会显示“THIS IS A BENCH(这是一张长椅)”,到了夜晚就会变成“THIS IS A BEDROOM(这是一间卧室)”,以此来提供一个友善的庇护空间给街友,再次将他们与社会连接。
街友不再是被公共设施所排斥的异物,而街道家具也不再仅是公共设施,街道家具是给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提供帮助与温暖的“人”。
一座城市的“人情味”,不仅体现在当地的风土人情,城市中街道家具的设计也能反映这座城市对于人民的包容以及温暖。